菜鸟为什么要重模式做物流?
许多传统物流公司对菜鸟最大的误判,就是菜鸟可能只愿意垄断物流大数据,只喜欢赚轻模式的钱,“苦且累”的笨活、脏活,菜鸟恐怕不愿意干,所以他们乐观地以为未来依然存在很大的生存空间,也有很长的时间调整窗口。
可事实并非如此。
菜鸟重模式下沉,并不是马云太贪婪,也不是阿里太强势,更算不上“吃相难看”,恶意不给友商或其他企业活路,而是菜鸟必须这样做。
一个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和市场事实——对于服务为王的零售业而言,纯粹靠大数据是形不成核心竞争力的。
大数据虽说很容易发现问题,提升时效,找到商机,但解决不了关键的服务升级问题,要降低运营成本,解决配送质量,优化消费体验还是需要打组合拳的。
本来按阿里的社会化协同策略和马云的设想建议,传统物流企业最应该做的,就是借阿里的大数据赋能和海量业务流量支持,快速完成技术优化和管理升级,至少在物流领域的服务细节和品质方面,形成可与京东、顺丰可媲美的竞争优势,从而成为阿里大生态中最坚实,也可能是最有活力的业态“底层”和大物流联合体。
如果按照马云的设想,传统物流企业能够顺利完成现代化的转型升级,那么该怎么上市还会怎么上市,该怎么赚钱还会怎么赚钱。
可遗憾的是,传统物流领域一直弥漫着一种集体性的偏执情绪和生存恐惧——那就是害怕阿里会在业务流量和大数据上卡脖子,从而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
换句话说就是乱铺摊子瞎布局,一方面痴迷概念创新,一方面大搞重复建设。
苦炼内功,做好、做精、做细自己的专业服务,然后以协同身份,成为巨头平台生态下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伙伴和行业中最有实(势)力的竞争者。
这一点也是马云特别强调的“眼光格局”,做小池塘的大鱼,还是大池塘的小鱼,是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思考清楚的生存哲学命题。
菜鸟为什么要做FBT?
菜鸟在今年9月份启动了FBT项目。
这个项目大概可以理解为菜鸟直营的超级客服中心,主要针对阿里平台上的POP商家,提供统一的售前、售后客服和咨询服务。
这项服务对接所有进入菜鸟仓的商品,售后服务都会自动切换至FBT项目小二来进行物流信息查询、商品退换流程操作等问题处理,从而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及自身品牌效益。
也就是说,京东、顺丰等友商最自豪的快速响应、一键退货、上门取件、极速配送等优质的物流服务体验,菜鸟也会很快拥有。
为了把服务体验做到极致,菜鸟除了充分发挥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优势外,也不惜采用重模式的“人海”战术,大量招聘客服人员。
目前菜鸟面对华南、华北、华中的客服中心就有5个(合肥、 天津、金华、杭州、长沙),客服人员(网商在线客服、咨询顾问)已近6000人,其客服规模体量已逼近京东和顺丰。
阿里新物流的战略布局
菜鸟不仅仅满足做一家轻模式运营的物流大数据公司,它要成为一个轻重兼顾的超级供应链服务平台。
也就是说,目前京东、顺丰在物流领域最为得意的配送时效、直营品控、服务质量、用户体验等诸多竞争优势,菜鸟都会花重资和大力气,一一对标补齐,然后通过智能技术驱动,大数据赋能,再加上其流量和规模优势,快速超越,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绝对垄断态势。
说得再直白点,那就是现在京东、顺丰有的,菜鸟都会有,他们做的好的,菜鸟也都会模仿跟随,以后至少在物流体验层面,不会再存在什么模式差异,甚至在某些细节方面,菜鸟会做得更好。
譬如京东、顺丰推出粤语客服,菜鸟也有,而且还增设了闽南话客服。依次可推想的是,菜鸟未来必将拥有一支全球化、全语种的超级客服团队,对于要做整个地球人生意的阿里而言,这个或是必配的基础性服务设施。采用人工智能的语音服务,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至于现在消费者吐槽其他快递公司的诸多槽点,三五年后就不会再有了,因为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都不存在了。
马云为什么对敢怼整个物流界?
马云对整个物流界或已失去基本的信心和耐心,这从今年5月份GSLS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的讲话就可见端倪。
当时他对台下占据了中国大半壁物流江山的众多物流界精英人士毫不客气地讲到:“不管同不同意,这儿至少一半的人十年以后不会在这里了。”
事实上,可能用不了十年,最多五年,也可能不是一半人,而是绝大部分传统物流企业家,都会被快速淘汰。
究其原因,马云讲得非常清楚:
“因为绝大部分物流公司组织没有准备好、人才没有准备好、技术没有准备好、眼光格局没有准备好。”
特别是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许多传统物流企业纷纷上市、成功融资,业务数据增长迅猛,好象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但马云并不这么认为。
他在研究了大半年物流行业后,发现这些不差钱的物流企业“获得的钱用的方向不对,用的力度不对,用的角度不对”,便是他曾寄于厚望的百世物流,他也认为干“得不够正确”。
对于马云近乎武断和苛刻的批评,可能绝大部分物流老总并不认可,也不服气,但马云根本不care这些,他已经下定决心——自己干。
事实亦是如此,9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增持菜鸟股权,从47%增加到51%,并控制了董事会7个席位中的4席,同时宣布未来五年内,投入1000亿元布局一张现代化、全球化的超级智能物流网络。
来源:物流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