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要想持续发展,离不开智慧物流的支持。”3月23日,在第十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上,来自山东日照一家钢铁生产厂的销售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是称。
另一名来自无锡某钢铁贸易商的经理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2015年开始,钢铁厂便纷纷考虑自己做物流,尤其是智慧物流,借助大数据可以清晰地了解钢铁产品的流向,从而精准地把握市场。与此同时,智慧物流整合了物流运输资源,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
论坛现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接受包括《国际金融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钢铁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包含三大块——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由于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同步消失;原材料由于以大宗商品居多,成本通常也比较高;最可控的是物流成本了,这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何黎明表示,钢铁业与物流业深化联动融合的趋势愈发显现,无论是传统的仓储、运输,还是商品贸易、钢材加工以及供应链管理,钢铁物流都日益成为钢铁业发展的新动能。
据现场一名业内人士对记者介绍称,所谓“钢铁物流”主要是指钢铁的销售物流。具体而言,主要包括钢材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如果是一盘散沙,则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工作,而借助智慧物流的大数据,可以充分分析市场的供需关系和物流走向,最终促使效益最大化,也使得钢铁生产厂和服务商能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钢铁物流上游行业主要为各大钢厂,下游行业为钢铁贸易商,我国的钢铁市场也呈现显著上升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全国粗钢累计产量为8.32亿吨,同比增长5.7%。2018年1-5月,全国粗钢累计产量为3.7亿吨,同比增长5.4%。预计未来几年,粗钢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6%,到2022年,粗钢产量将达到9.04亿吨。
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和中国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学家贾康在论坛现场表示,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钢铁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与此同时,贾康认为,钢铁市场也面临转型压力,智慧化、大数据化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